小学语文教案设计(整理11篇)

时间:2025-07-14 08:36:59
小学语文教案设计(整理11篇)[此文共12933字]

小编为你精心整理了11篇《小学语文教案设计》的范文,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带来帮助,希望你能喜欢!当然你还可以在搜索到更多与《小学语文教案设计》相关的范文。

篇1:小学语文教案设计

小学语文教案设计

一.教学目标

1.能改正常见的错别字。

2.学会区别形近字,并组词;能从一组句子中找出一对近义词;能按要求给词语分类。

3.能照样子把句子写完整;初步学会修改句子中用得不适当的词语。

4.初步学会按指定的要求默读短文,做练习。

二.教学时间 2课时

第1课时

教学要点教学第1--5题。

教学过程

一.揭示课题,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。

二.练习第1题:改正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。

1.读读词语,口头进行尝试修改。

2.说说错在哪里,它们之间的区别。如何修改。书面填写。

3.说一说平时哪些字容易写错,该怎么办。

小结:形近字要细辨,音近字辨字义。

三.练习第2题:比一比,再组成词语。

1.轻声读读,细细辨认。

2.学生独立完成。鼓励一字多组。

3.说说自己经常遇到的容易混错的`字。

四.练习第3题:找近义词。

1.指名学生读句子,读通后再理解意思。

2.找近义词:立即--立刻飞快--火速

五.练习第4题:把词语分类。

1.读题目,明确要求。

2.理解。农具:进行农业生产所使用的工具。

农活:农业生产中的工作。

农作物:农业生产中栽种的各种植物,也叫庄稼。

3.读词语,将列举的12个词语按要求逐项分类写下来。

4.说说其他的农具、农活和农作物名称。

六.练习第5题:把句子写完整。

1.读懂题目和例句。

2.学生口头说一说。(寻求不同的答案)

3.学生书面填写。然后读读自己写的句子。

第2课时

教学要点教学第6、7题。

教学过程

一.练习第6题:划出句子中不合适的词语。

1.学生边读句子,边划出句子中用得不合适的词语。

2.说说如何修改。

第1句“要求”和“严肃”搭配不合适,改为“要求严格”。

第2句“爱护”改为“保护”。因为“爱护”一般用于人或组织所发出的动作行为。青蛙是动物,不可能做出这种动作行为。

第3句把“纷纷扬扬”改为“啪啪啪地”。因为“纷纷扬扬”是指雪花、叶等较轻的东西飘洒的景象。“豆大的雨点”落下来肯定会发出较大的声音。

3.读读修改后的句子。

二.练习第7题:短文训练。

1.读读题目,明确要求。

2.初读短文,说说短文讲一件什么事。

3.指导解题方法:读短文后题目(1),明确要求。

(1)默读短文,按事情发展顺序,说说捕鱼的经过。

(2)依据短文,按事情发展顺序排列词语。

(3)集体交流,自我订正。

(4)读短文后题目(2),明确要求。

a.在短文中找出有“果然”的句子读读。

b.联系上下文说说“果然”的意思。(事情的结果和预料完全相符。)

c.想想在生活中什么时候可用上“果然”一词。

d..用“果然”口头造句。师生评议。

e.独立造句。

篇2:小学语文教案设计

教学目标

有主动识字的愿望,能认识钟、零等8个字,会正确书写欠、元等8个字。

能正确,流利地朗读课文。

在读、议、演中理解课文,在阅读中积累语言。

在读中体悟到时间的重要,不能因为个人的喜好而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,要做遵守纪律的孩子。教学准备:

闹钟一只

生字词卡片

课件

教学过程

一、谈话设疑,揭示课题

.师有感情地朗诵一首小诗。(闹钟显示朗诵时间为1分钟。)

.这首诗好听吗?有谁知道,老师用了多长时间朗诵完这首小诗?

板书课题:一分钟

.设疑:我们都知道,一分钟等于60秒,可今天,我们的'元元同学却让一分钟等于了20分钟,这是怎么回事呢?

二、初读课文,认读生字,整体感知

.自由读课文,画出生字词,将生字词多读几遍。

.指名读生字词-开火车读(结合书33页,找找说说来认记生字)

.再自由读课文,标上自然段序号,将喜欢的段落多读一读。

.指名分段读-评议-齐读。

三、读第一自然段,指导书写元、哈、欠、迟等4个生字

.课件出示这一段内容,指名读。

.读了这一段,你知道了些什么?

板书:闹钟响-元元打哈欠-再睡一分钟-不会迟到。

我的发现,在这一段中,有哪些字是我们这课要书写的生字。

.元元又睡了,让我们把这其中的4个生字各写一写吧!

指导书写4个生字、重点指导欠、的写法。

过渡:事情真的正如元元所想的那样吗?他有没有迟到呢?

四、自学课文2~3自然段

.自由读:教师个别指导。

.汇报:自己读后知道些什么?

板书:迟到20分钟

.观察书上32页的图,用书上的一句话来说一说元元此时的心清。

.投影显示句子:元元非常后悔。

(1)理解后悔的意思。

(2)元元因为什么而后悔。

(3)元元是不是迟到了以后进教室才后悔的?找出能表现元元后悔的句子,读一读。

(4)朗读下面三句话,读出相应的语气:

:元元打了哈欠,翻了个身,心想:再睡一分钟吧,就一分钟,不会迟到的。

:他叹了口气,说:我要是早一分钟就就好了。

:他又叹了口气,说: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。

五、拓展课文,实践体悟(完成目标4)

.你们有没有和元元类似的经历?

(也许也是起床耽误了一分钟,还可能是什么情况耽误了?)

.你想对元元说些什么呢?

.大家愿意演一演编故事吗?题目第二天的元元。

故事发生时间段为:闹钟响了到学校上课。

学生自由编、演。

.汇报演出(在演中议一议)。

六、总结课文,布置作业

.齐读课文。

.作业:

(1)抄写生字词。

(2)课外调查:一分钟可以做哪些事情,(提示:思维要发散一些,不要仅限于同学,还可以 ……此处隐藏9610个字………在……”说句子。

4.掌握左右结构的汉字的书写要点。

5.朗读并背诵古诗,发挥想象,理解古诗的内容。

6.阅读《企鹅寄冰》,感受阅读的乐趣。

[教学重难点]

1.树立在日常生活中识字的意识,掌握两组左右结构的汉字。

2.朗读、背诵并默写古诗,通过看插图和反复朗读诗句,大致了解古诗的意思。

[教学课时]2课时

第一课时

[课时目标]

1.联系生活实际,学习与户外活动有关的词语,通过多种形式识字、读词语。认识11个生字。

2.通过演一演的方式,理解动词的意思,感受动词运用的准确性。(重点)

3.联系日常生活,用“有时候……有时候……”和“在……在……在……在……”说句子。(重点)

4.掌握左右结构的汉字的书写要点。

一、识字加油站

导入:同学们,去野外观察大自然的时候,你们会准备什么呢?(学生思考问题,指名答。)

1.多种方式认读词语。

课件出示图片(含有课本词语),指名读;师范读,生跟读;生“开火车”读。

2.教师遮掉字词的拼音,检查学生的认读情况。

3.交流记忆生字的方法。

首先小组内讨论记忆方法,然后全班交流,最后教师点拨、讲解。

二、字词句运用

1.我会演。

(1)学生自主认读“字词句运用”中的词语,并结合词组理解加点词的意思。

(2)教师讲解加点词“迎、穿、甩甩、追、披、摇摇”。(初步理解动词的用法)

(3)学生分小组表演这些动作。

2.我会说。

(1)教师指名读句子。

(2)学生分小组交流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。

加点词:有时候……有时候……在……在……在……在……

(3)教师举例讲解加点词。

例:放学了,我有时候走路回家,有时候坐公交车回家。

平常我在书房里看书,在花园里浇花,在树下画画,在院子里骑自行车。

(4)小组派代表用加点词说一说自己的日常生活。

(5)教师点评,学生补充。

三、书写提示

1.师:观察田字格中的字,说一说它们都是什么结构的字。

2.读一读话语框中的提示语,说说明白了什么。

“作”和“法”都是左窄右宽的字,“都”和“别”是左宽右窄的字,注意占位和书写顺序;写字时要保持正确的坐姿和执笔姿势。

3.提示学生“都”左右等长,要上下错位写。

4.练习书写,要求先看后写再对照。

四、课堂小结

通过这节课的学习,同学们会发现,只要你留心观察,就会收获更多的知识。

第二课时

[课时目标]

1.朗读并背诵古诗《梅花》,利用插图,理解古诗的内容。(难点)

2.阅读《企鹅寄冰》,明白故事中的道理,感受阅读的乐趣。

一、日积月累

1.课件出示多种梅花图片。师:你打算怎样赞美它?(板书课题)

2.初读古诗,感知大意。

师范读、自由读、指名读、师生配合读、齐读。

3.细读古诗,进入诗境。

(1)思考:你从古诗中看到了什么画面?

(2)学习前两句:通过诵读这两句诗,体会梅花不畏严寒的品格。

(3)学习后两句:那一朵朵梅花被雪压住了,诗人王安石是怎样发现它们的?这两句诗要告诉我们什么?(通过朗读体会梅花的洁白和幽香。)

(4)师配乐范读,学生思考:你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?

二、我爱阅读

1.课件播放《企鹅寄冰》的短文录音,学生听录音。

思考:这篇短文讲了些什么?(指名说,师点评)

2.师提问:谁给谁寄冰?从哪里寄到哪里?住在南极的企鹅为什么要给住在非洲的狮子大王寄冰呢?狮子大王收到冰了吗?

3.教师指名回答,然后补充点评,给予鼓励。

[教学反思]

在本次语文园地的学习中,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,让学生在说一说、演一演中学习新知识,当学生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,我再进行适当点拨。学习古诗时,我以师范读、自由读、指名读、师生配合读、齐读等多种方式相结合,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古诗大意,体会梅花不畏严寒的品格。

篇11: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设计

教学目标

1.认识“套、帽”等11个生字。

2.通过演一演,体会“迎、追”等每组动词的不同意思。

3.明白“有时候...有时候...”、“在...在... 在...在...”是连接句子的关联词,并能用这两个关联词来描述自己的日常生活。

教学重难点

1.认识11个生字;体会“迎、追”等每组动词的不同意思。

2.运用关联词来描述自己的日常生活。

教学过程:

一、复习

归纳本单元的重点知识,读记巩固。(见课件)

二、识字加油站

1.谈话导入:同学们,你们有谁跟着爸爸妈妈去野外观察过大自然的?预设:有!你们都准备了什么?

没有!如果爸爸妈妈将要带你们去野外观察大自然,你们会准备哪些物品?

2.课件出示个别物品及相对应的词语(登山鞋、帐篷、指南针),帮助学生理解。

3.生自由指读生字,思考识记生字的方法。师提示“登、帐、篷”是后鼻音。

4.交流识字方法。

5.课件出示去拼音的生字,指名读、开火车读。

三、字词句运用

1.体会动词的不同意思。

课件出示加点词,指名带读,强调“衣裳”的读音。

生说说发现了什么?(加点词都是动词)

生演一演,并相机区别每组加点词的不同意思。

迎:意思是“接”,表示欢迎的对象过来,很高兴地迎接。

追:时间上很赶,紧跟着,快速地跑过去。

甩:抡、扔的意思,指比较大力地摆动。

摇:摆动。相对于“甩”动作要小。

④拓展:

甩甩( ) 穿( ) ( )上去

摇摇( ) 披( ) ( )下来

【设计意图】

此块教学中,要想让学生更好地演一演,首先得让学生吃透这些加点词的不同意思,只有真正理解了,才能更好地运用肢体语言来展示。

2.运用关联词。

①指读书中的两个句子,说说自己的发现。

②明白“有时候...有时候...”、“在...在...在...在...”是连接句子的关联词。

③思考:用加点词说说自己的日常生活。

④交流反馈。

板书设计: 语文园地一

关联词

有时候...有时候...

在...在... 在...在...

教后思考:

《小学语文教案设计(整理11篇)[此文共12933字]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